哲学家尼采在《查拉斯图如是说》里的一句话:“女人还无法胜任友谊:女人仍然是小猫、小鸟。或者,顶多是母牛而已。”
从古至今,从哲学文学到大众传媒,女性的友谊经常被呈现出破碎和微不足道的面貌:虚荣、攀比和敏感。整个社会的印象太固化,经常可见“女人没有真正的友谊”这样的论断,以致我们自己一听到姐妹情,都忍不住在前面冠以塑料二字。
那么:女性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友谊?如果有,为什么它总是传媒作品中遭到贬低呢?
电影界有一个有趣的评判规则:
-在电影里面有没有两个以上的女性拥有姓名
-这两个女性她们之间有没有产生过对话
-她们的对话是不是跟男人有关。
这种规则其实是用来表述电影作品中性别不平等的指标——贝氏测试法。
在2011年,100部最卖座的电影中,有33%的人物角色是女性,仅仅有11%是主演。而在女性出镜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她们所扮演的还往往是没有复杂的人物个性或有趣生活的角色。
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司空见惯却总被我们忽略的现实:绝大多数影视作品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
在荧幕亮相时,女性通常是单薄的“纸片人”形象,围绕、依赖或烘托男性角色,被塑造为男英雄的女友,男性角色的妻子,惹出麻烦的源头或软弱无力的被救助者。
那么,在硕果仅存的女性视角影视作品中,女性又被塑造成怎样的形象呢?
首先是大众津津乐道的《甄嬛传》《延禧宫略》等一系列所谓“大女主”的宫斗神剧,观众容易被指引产生“女性友谊总是表里不一”的刻板印象:没有利害关系时,可以锦上添花,互道姐妹长短;一旦撕破脸,便会落井下石,不择手段。
但这种错误的友情,与性别无关。这种看似展现女性友谊的作品,其实仍然是一种被误导的女性主义,最后依旧掉入男权和消费主义的陷阱。
这才是真正表现出女性情感的作品,因为女性之间永远不是冰与火的较量,而是水与冰般相通。我们看到了女性电影人在反抗世俗刻板印象方面做出的努力,而被誉为高配版《绝望主妇》加《欲望都市》的美剧《大小谎言》也是这样纯粹的女性主义电影。
她们从无到有地做成了一件事,她们为自己和朋友创造了机会。
因为成长家庭的缘故,她持续将笔力集中在女性身上,真正写出了女性情感中的点点滴滴。
《大小谎言》讲的是在美丽的海滩小镇毕利威海滩,五个女人的生活中光鲜亮丽,但风平浪静的外表下其实波涛汹涌,暗含诸多谎言的故事。
莉安·莫里亚蒂著 康学慧 译
磨铁图书出品
故事的起点源自一只受伤的脚踝。玛德琳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崴脚了,新来到小镇的年轻妈妈简下车帮助了她,路上攀谈得知两人的孩子就读同一间小学,热衷打扮,雷厉风行的玛德琳正是简学生时代最愿意亲近,关系最好的女生类型,两人一见如故,妈妈之间的友谊迅速建立。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简的儿子基吉在第一天放学后就被同学指控有暴力欺凌行为,被欺凌女生的妈妈雷娜塔发誓绝不善罢甘休,而生性好斗的玛德琳显然也并不输气势,拉上好友瑟莱瑟特毫不犹豫地和简站成一队。
既是为了简和蕾娜塔之间守护孩子的战争,也暗含着玛德琳作为全职主妇对于事业女性蕾娜塔的隐隐嫉妒。
蕾娜塔与其他的全职妈妈不同,她是个事业有成,经济独立,作风强势的女人,既是学校委员会成员,也是水族馆董事会成员。在开学第一天的事情之后,蕾娜塔在学校操场大张旗鼓地给全班发女儿艾玛贝拉的生日派对邀请,却有意唯独不给基吉;
战争全面爆发是生日宴会过后,学校再一次发现艾玛贝拉有被欺凌的迹象。蕾娜塔全面爆发,一方面联合其他家长发出请愿书,要求简的儿子基吉退学,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给委员会施压,玛德琳的一出戏剧被要求撤映。瑟莱斯特以律师身份重出江湖,帮好友打赢了官司。
简带儿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向她确认了基吉绝对没有暴力欺凌的可能。得知了自己儿子是被冤枉之后,简还是找到了蕾娜塔,对她的一系列报复行为表示了理解。
女性强大的共情能力,让“理解对方”变得简单。因为同一种守护孩子的心情超越了一切爱恨情仇,两个战争漩涡中心的女人冰释前嫌。
而此时此刻,简也巧妙从儿子基吉口中得知了真正欺凌同学的孩子原来是瑟莱瑟特的儿子,在校园慈善晚会之夜上,三个妈妈都知道了真相。
在校园派系的斗争中,危机不会击垮女性友谊,反而使它愈发强大。
原来简是被陌生男子强暴后才生下基吉,她一直活在心理阴影中。她忍不住担心生父的暴力基因会潜伏在儿子血液中,哪一天突然爆发。另一方面她的生活也因得罪了校园妈妈团而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她因结识玛德琳而同时收获了和玛德琳,瑟莱斯特三人的珍贵友谊。
分享,维护,彼此相望,淡如水。暖如暧昧,深似海。
宽容。体恤。担待。依偎。相知。相伴。
得知瑟莱斯特要打官司,蕾娜塔动用自己的人脉替她请了自己能找到的最好的律师。
真正的友情,甚至容许“嫉妒”存在。利益得失是女性在友谊中最不看重的部分。
因为她们,我们看到了:
女性之间,所有的小细碎也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女性之间,所有的惊天动地都能够让我们彼此拥抱承担。
《大小谎言》中的女人,打扮得有多漂亮,内心就有多崩溃。
但这绝不是一部单纯袒露中产女性狼狈的剧集。
莎士比亚曾在戏剧里写,“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有几分道理,但也常常相反。
真实的生活往往没有终极的完美,但女性之间的友谊常常能弥补缺憾。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都更勇敢、更有野心,世界会因此而改变的。”五位主演如此说道。
直播观看流程
1. 微信搜索“虎牙直播”小程序
2. 搜索房间号“21943452”并关注
3. 5月8日下午16:00观看直播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82年生的金智英+坡道上的家
磨铁图书出品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断?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做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
《82年生的金智英》: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
从小,金智英就有很多困惑。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先给弟弟;上学后要提防路上和校园里的咸猪手;进入公司发现尽管员工女性居多,高管却几乎都是男性。结婚后马上被全家人催生,随后只能无奈放弃职业成了全职主妇。她不知道,为什么仅仅是身为女性,就代表要面对更多的艰难。
《坡道上的家》:我是妈妈,是妻子,是女儿,可是我也想做自己。
新手妈妈里沙子,被选为了一名陪审员,接受审判的是一名杀害幼女的“恶母”。随着庭审的深入,里沙子却发现被告和自己是如此相似……为了育儿放弃职业生涯,却因此失去了*后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再多的辛苦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丈夫帮忙再少都会被外界赞扬;育儿中有无数的疑问和困难,却只会被敷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里沙子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母亲,都有可能因为这些遭遇,变为被告席上的嫌犯?”
原标题:《家暴、出轨、破产,这里有塑料姐妹花们最黑暗真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