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春上海 青春上海
最近,那个“毛肚还没涮好
他就爬上去了”的
巴黎奥运会男子速度攀岩银牌得主
中国选手伍鹏又火了
各地文旅局纷纷坐不住
“强行邀请”他4.77秒内去各地爬山
画面怎么说呢?
好像很违和,但似乎又有点道理
主打一个“笑死”
与此同时,“白天上班,晚上去抱石”
正成为不少年轻白领最近的新Pick
巴黎奥运虽然结束
但“余韵”未消
一股新的运动热潮正在袭来
年轻人爱上了“抱石”
下午5点半下班,直奔江宁路上的一家攀岩馆,这是在南京西路上班的白领管芮颖如今每天的生活。
“抱石快三个月了,虽然还是挺菜,但我非常享受攀爬的过程。战胜恐惧,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感觉很好。”
从一周只去一次,到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去,管芮颖说,奥运周又助推了她加速“上瘾”。
8月7日,中国攀岩运动员邓丽娟以千分之六秒的差距淘汰对手,获得巴黎奥运女子速度攀岩中国第一枚银牌。
8月8日,中国攀岩队的伍鹏以4.77秒的成绩夺得男子速度攀岩中国第一枚银牌。
管芮颖和攀岩馆的朋友一起观看了比赛,“特别燃,看玩就立马想自己去爬一爬!”这两周,她“体感”来岩馆体验的人更多了。
事实上,这样的热度从攀岩项目入奥运之后就开始逐渐显现,到今年5月在沪举行的奥运资格赛期间发酵,巴黎奥运周更是全面爆发。
位于宝山的一家攀岩馆是沪上空间最大的一家岩馆,在攀岩爱好者中颇有口碑,虽然位置偏僻,但每个周末来体验的人都有三、四百人,还有从外地慕名而来的。
“之前平时工作日的人会少一些,奥运周以来,工作日晚上来体验的人也多了,双休日也增加了不少,大部分是年轻人以及青少年。”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2023)中显示,2023年⼩红书约有“攀岩”相关笔记65万+;2019-2023年之间,⼩红书站内年度发布攀岩笔记数量增⻓了30倍。
点开小红书,自今年以来,以“攀岩”作为标签的笔记已经超过了50万+,截至8月22日,“攀岩”话题浏览量7亿次,不仅有各式各样的攀岩馆推荐,更有不少关于攀岩培训、动作讲解的“入坑指南”。
岩馆数量的增长是更为直观的说明。⼤众点评数据统计显示,到去年年底中国⼤陆地区有商业攀岩馆数为636家,相较2022年初统计的485家,增⻓了31%。
“目前,上海市登山协会认定的攀岩场地共有80~90家,是全国最多的。”上海体育大学攀岩专项、校运动队主教练,上海攀岩队教练组组长王健清告诉记者,而在2000年左右,上海只有八万人体育场有一个攀岩墙,“还没什么人去。”
奥运“催红”各式运动
除了攀岩,霹雳舞、滑板、小轮车等这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户外运动项目今年也被搬上了奥运舞台,让不少网友直呼“这届巴黎奥运会是懂年轻人的”。
巴黎奥运会女子霹雳舞项目中,中国选手刘清漪摘铜,夺得中国霹雳舞项目的首枚奥运奖牌。作为奥运会最年轻的项目,自2020年12月,国际奥委会同意增设霹雳舞为巴黎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这项舞蹈运动便迅速升温。
在上海静安区一家霹雳舞培训机构,代表性的倒立定格、令人眼花缭乱的脚步移动、高难度的空中旋转……不少学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虽然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这项运动非常受小朋友和年轻人的喜爱。舞蹈老师王芸告诉记者,曾经霹雳舞是一项小众运动,但近几年随着街舞综艺的“出圈”和霹雳舞入奥,大众对霹雳舞的认知度和喜爱度越来越高。“以前有些家长不愿意送小孩来学,现在很多家长会陪着小孩一起学。”
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霹雳舞”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27.4%。自7月以来,成都、上海、西安、合肥、长春的霹雳舞培训订单量增速位居全国前五。“去年暑期我们收了十几个新学员,今年报名超出3倍之多。”王芸说。
郑钦文的横空出世,让网球这项传统奥运项目也一夜爆火。网球培训课、球场预约量更是大增。拥有八片标准室外场地、一片中央标准网球场的上海仙霞网球中心,8月以来9片场地从下午5时至晚上9时的时间段基本被约满。
相关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开始,“网球”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六成。同时,网球体验课、网球培训季度课包在平台热销,网球运动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
热潮褪去
如何锻造长期生命力
“努力向上攀爬的样子很酷”
“在岩壁上肯定会受挫,但感受更多的是征服”
“放眼去看,岩馆里到处都是西西弗斯”
……
不少年轻的攀岩爱好者表示,在攀岩中,他们感受到了摔下来再重新上阵的乐此不疲。“在专注瞄准下一个岩点,最后登上顶点的那一刻,平常的焦虑完全释放了,感觉到了战胜自己的快乐。”
在从事攀岩竞赛、教学近20年的王健清看来,像攀岩这样的“小众”运动吸引年轻人,并不意外。他表示,在全国范围内,上海是最早开始开展攀岩这项运动的。“这项运动我们当时也称之为新兴的时尚体育项目,在上体的专项划分中,最早也是把它归纳到休闲体育中。”
因此,奥运潮水褪却后,这些运动能否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问题,王健清并不担心。在他看来,这些项目在走向专业竞技之前,是有群众积淀的,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早有一定基础。当它更普遍地受到年轻人欢迎后,只会被以往发展地更蓬勃。
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让运动更大范围“出圈”。高水平竞技化的支撑,优秀运动员的涌现,则让更多人产生兴趣,继而参与其中。
“上海市4年一届的市运会,从2022年开始已经将攀岩项目定为常设项目了。同时上海市还有一项针对青少年的攀岩锦标赛,近几年每年也有数百人报名参加。”王健清表示,从专业角度,加强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储备,是让运动更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大众层面,多进行集会式、嘉年华式的民间比赛,让这些“小众”运动成为更多大众能够参与进来的娱乐项目,也是很好的持续推广方式。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奥运资格赛上,专门打造了攀岩体验墙,效果非常好。此外,中国登山协会调研显示,国内近一年内开业的攀岩馆,有40%选择了年轻人聚集的商场为经营场所,其次32%选址在运动中心,青少年攀岩培训成为许多岩馆的主要服务项目。王健清认为,这种商业推广的方式,可以让人亲身体验,同样值得提倡。
他也提醒大家,要选择合规的攀岩场所,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力,选择合适的线路,而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对此,上海体育大学副教授张震也表示赞同。他长期关注拳击运动,其实很多人不清楚,拳击最早的发展也是从上海带动起来的。“除了一些专业比赛,多开展民间比赛,我觉得是能让这项运动更普遍,激发参与者热情的方式。”张震表示,拳击是一种对抗性运动,需要在比赛中感受到出拳的爽感,锻炼自己的思维、步伐、身体协调等能力。
“这样才能让参与者感受到激情,产生斗志。包括拳击运动员上台的那种仪式感,都和日常训练感觉不一样。”他表示,多一些民间互动,让更多人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奥运赛场的旁观者,还有可能成为参与者,这也是让人能持久运动下去的乐趣。
嗨玩夏末
给暑期一个完美ending
青春上海ACT+来送福利啦
看看有哪些惊喜~
扫描下图二维码
即可申请福利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与【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原标题:《“毛肚还没涮好他就爬上去了”,奥运会结束,这项运动火了!(文末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