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意味着什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9 16:02

  入80年代,全球气候偏暖,特别是1995年,全球平均气温偏高0.4℃,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气候变暖,在季节上的表现是暖冬,而且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1994年冬季,从欧洲经亚洲至北美,几乎整个中高纬度地区气温持续显著偏高。许多地区的气温都打破了历史同期最高记录。谁知1995年至1996年的冬天又是那么冷,那么长,简直和1994年至1995年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人们不禁要问:老天爷怎么了?气候到底如何在变?

  一、冷冬波及全球1995年至1996年的冬季,气候寒冷,暴风雪不仅侵袭中高纬度地区,而且还长驱南下,影响到亚热带地区,使整个北半球迎来了罕见的严冬。

        在北美大陆,去年一进入冬季,极地冷空气就带着刺骨寒风和冰雪接踵而至。去年12月上旬末至中旬初的强寒流,使加拿大北部气温降到零下40℃。美国芝加哥气温降到零下34℃。今年1月上旬,强雪暴再度狂袭美国东北部地区,纷飞的大雪使一些城市的能见度不足70厘米。首都华盛顿积雪约有76厘米。这是本世纪袭击美国东部最严重的雪暴。1月中旬末的暴风雪,使得美国中西部和南部一夜之间气温骤降16℃,明尼苏达的福斯顿气温降至零下51℃。2月上旬,来自北极的强寒流又次席卷了北美大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许多城市气温创历史最低记录,美国中部、南部和东部的许多地区气温创百年历史最低记录,连美国最南部的佛罗里达州气温也降至0℃以下,柑桔损失严重。受这场强寒流影响,地处亚热带的墨西哥也至少有24人丧生。据统计,到3月上旬,美国东部地区已至少降雪15场。纽约冬季累积雪厚达176厘米,打破了1946—1947年累积雪厚160.5厘米的最高记录。直到3月中旬末,美国中西部及东部仍未走出冬季的寒冷,很多地区再次为白雪所覆盖,宾夕法尼亚、西弗吉尼亚等州降雪达15—30厘米。

        与此同时,欧洲也在频繁的暴风雪中度过了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早在1995年11月初,大风和雨雪交加的天气就来到了欧洲大部地区,德国的冰雪路面从北部沿岸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慕尼黑。中旬,北欧国家又一次遭到暴风雪的袭击,这是瑞典遇到的20年来最严重的雪暴。圣诞节期间,一场40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西欧和北欧。今年2月上旬,暴风雪再次席卷欧洲,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气温低达零下30℃。往年冬季风和日丽的西班牙,今年也遭遇了40年未见的严冬,雨雪天气持续了两个月。直到4月中旬,本该春回大地的巴尔干半岛却又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披上了银装,许多地区降雪深达20厘米以上,使这个寒冷的冬季变得更加漫长。

        在亚洲,1995年12月到今年2月,日本连续遭受寒潮和暴风雪袭击。去年遭受热浪和洪水之苦的孟加拉国,其北部地区气温在1月下旬初降至4℃,为多年来最低值。1月中旬初,暴风雪50年来第一次袭击了伊朗中部和南部,降雪达50厘米。

        2月中旬到下旬末,我国南方大部也出现了10天左右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江南、华南降温18-22℃。香港也遭到这场寒流的袭击,出现了百年罕见的奇寒天气。

        二、冷冬的可能原因1995年至1996年的冬天,全球寒冷,究其原因,还是大气环流异常所致。从1995年11月到1996年3月的500百帕环流形势来看,在这一期间,北大西洋和阿留申群岛附近对应正距平区,高压发展。极涡呈带状分布,中心分别位于欧洲和北美上空,欧洲低槽和北美低槽深厚,经向环流显著加强,利于冷空气不断向南发展。

        自1990年2月起,热带中太平洋持续增温长达5年之久,热带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持续呈西高东低异常型。自1990年10月以来,南方涛动5个月滑动平均指数持续为负值已达4年多时间,中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较常年加强,也持续了4年多时间。这表明在最近的5年时间里,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持续异常,始终呈现ENSO循环中的暖位相的特征,这种异常特征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不过,这种异常特征到1995年3月已基本结束,而且从1995年夏季至今,热带太平洋状况处于冷位相阶段(有人认为,已属于弱的反厄尔尼诺事件)。据研究,在ENSO年,中高纬度地区多出现暖冬,而在反ENSO年,这一地区多为冷冬。因此,自去年夏季以来,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洋冷位相阶段的持续维持也可能是中高纬度今年出现冷冬的原因之一。

        三、冷冬意味着什么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连续几年出现暖冬之后,于1995—1996年冬季遇上了风雪交加的严冬气候。

        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气候效应来看,中高纬度地区的冬暖最为显著,但是这种趋势的时间尺度是几十年直至上百年。ENsO循环对中高纬度冬季冷暖的影响时间尺度是3—7年,而中高纬度地区纬向与经向环流指数的准周期振荡则是2—3年。因此,对于中高纬度地区来说,冬季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是存在的,但是在上面还叠加着诸如ENSO循环和大气环流变化尺度的影响。像1995—1996年冬季,由于受反厄尔尼诺和纬向环流低指数的影响,冬冷就占了优势。这表明,气候变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各种不同尺度的外界因子的综合影响。人们既要关注气候变化的长期演变趋势,更要研究短期的气候振动,才能把握住气候变化的全貌。 (来源于1996年7月1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李晓燕 孙安健)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