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晨、贾一凡夺得羽毛球世锦赛女双冠军后,糖心vlog视频将金牌挂在陶嘉明(中)的脖子上。
仲满(中)和中国女子佩剑队4名奥运国手在一起。
陆斌(左)的队员兰星宇勇夺今年体操世锦赛男子吊环金牌。
上周日,南通籍青年教练陶嘉明带领他的队员陈清晨/贾一凡成功登顶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续写南通籍教练员群体新辉煌。
南通享有“体育之乡”“世界冠军摇篮”美称,南通同样是体育名帅的富矿,40年来江海大地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教练员,他们在演兵场上严格训练,在赛场上运筹帷幄,和运动员合力铸造一个个体坛神话。
通籍教练群体早就是一个现象
杨阳、弗罗斯特、赵剑华、苏亚吉托,关注世界羽毛球运动30多年的老球迷都知道,这是20世纪80年代威震国际羽坛的“四大天王”,至今他们4人仍是球迷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你知道吗?“四大天王”中有2人是南通籍教练员黄益冲的弟子。你知道吗?黄益冲还是半路出家的羽毛球教练员呢。够神奇的吧!
黄益冲是网球运动员出身,1970年江苏省准备开展羽毛球运动,当时黄益冲刚刚退役,南京体院领导把他分到羽毛球队当教练,理由是:网球和羽毛球是姊妹项目。没多久,国内一家权威体育科技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提道:“堂堂的经济大省江苏竟然让一位网球选手担任羽毛球队教练……”看到此文,黄益冲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干出名堂来。
从此,黄益冲白天忙于训练,晚上阅读羽毛球专著,他还不时向外省高水平教练员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黄益冲仅用5年时间就把江苏男队带到全国冠军高度,培养出孙志安、杨阳、赵剑华、刘永、张军等羽坛名流。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黄益冲曾在国家队担任男单教练,带出了董炯、孙俊等世界顶尖单打选手。
黄益冲只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南通籍教练的代表人物之一,那段时间金海泉(跳水)、张雄(游泳)、乔小卫(乒乓球)等南通籍教练先后崛起,他们在运动员时期不是国内拔尖者,走上教练员岗位后靠着热爱、钻研和执着,成为了各自项目的国内翘楚,带领队员们一次次登顶世界大赛,共同打造了南通籍国字号教练的辉煌篇章,形成第一代南通籍教练群体。
老帅少将共创教练群体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南通籍教练群体发展到新高度,目前在国家队执教的有梁效忠、陆斌、陶嘉明、仲满、陈玘、陈若琳、吴鹏根、施海荣、邱彦博等多人,人数创历史之最。这些教练和孙炜、石宇奇、丁倚亮3位现役世界冠军一样,糖心tv在世界大赛续写南通体育新辉煌。最近4个多月,有4位南通籍教练带领队员7次登上了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冠军宝座。
4个月前的东京奥运会自行车赛场,来自中国的“飞车女”钟天使、鲍珊菊联手夺得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争先赛冠军,带领她俩成功摘金的是来自南通的57岁教练梁效忠。2016年里约奥运会,钟天使和师姐宫金杰联袂夺金,走下领奖台宫金杰急流勇退,在艰苦的训练和艰难的摸索中,身为中方主教练的梁效忠慧眼识珠,他让新秀鲍珊菊作为钟天使的搭档,这对姐妹花逐渐绽放光彩,东京奥运会成功夺金,书写中国自行车运动新篇章。
如今,一拨南通籍“80后”教练员走上国际竞技场舞台,东京奥运会闪烁着少帅仲满、陶嘉明的潇洒身影,世锦赛见证陈玘、陆斌、陶嘉明的耀眼业绩,这批“80后”教练员,以过硬的业绩谱写“体育之乡”新传奇。
如果说日常训练表现的是教练员硬实力的话,那么赛场决战考验的是教练员的软实力。这几天,陈清晨和贾一凡领奖后将金牌挂在陶嘉明胸前的一幕,成为羽毛球界人士和球迷们的热议。
回首那一幕,陶嘉明感慨不已:“能带领队员夺得世锦赛冠军,让我更能感受到当一名国家队教练的价值!”
竞技赛场通籍名帅永争第一
冲金,永远是竞技体育的关键词。带领队员冲击金牌,是南通籍名宿走上教练员岗位的最大信念,为实现这个愿景,他们在新的岗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仲满剑挑男子佩剑个人项目金牌,如今他的身份是中国击剑队教练。近几年,仲满带领中国女子佩剑队多次在世界杯分站赛、国际大奖赛摘取奖牌,把这支队伍重新带到世界强队的高度。队伍止跌回升,仲满很欣慰,但并不满足,“退役后留在国家队当教练,我就是想把自己的队员带到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高度,我相信会有这一天。”
陆斌是体操世界冠军,11年前他退役时接受国家队决策层的召唤,留在北京任教。11年间,他从国家青年队教练干到国家队教练,带出了世界冠军兰星宇。“兰星宇是2017年进入国家队的,这几年他的动作难度、规格和综合实力上了几个台阶。在我眼里,他就是我的一件作品。”谈到兰星宇时,陆斌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当年自己因为伤病错过了北京奥运会,因此退役后选择当教练,希望能早日带出奥运冠军,这是他当教练的最大动力。
黄旭是2009年退役的,当时他根据南京体院以及自己的意愿,选择在江苏工作。奥运冠军的经历,对体操项目的独特理解,加上敬业和热爱,让黄旭在省体操队领队岗位上干得如鱼得水,近几年向国家队输送了一大批新星,时下国手就有7人,江苏队因此被视为国家队的自留地。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黄旭和同事们再立一功:江苏省男子体操队时隔42年后再夺团体冠军!“对我来说,只要能干出成绩来,在国家队干或是在省队干,都是一样的。” 黄旭说。
时下冠军退役当教练成主流
细心的人应该发现,时下退役世界冠军成为南通籍国字号教练的主流。最近12年,先后有6名世界冠军退役后执掌教鞭,其中陆斌、仲满、陈玘、陈若琳4人执教国家队。
曾几何时,教练员并不是世界冠军退役时的首选,南通籍最早的7位世界冠军退役时无一人选择这个岗位。“我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黄旭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体育界的训练崇尚“三从一大”(注: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教练员岗位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相比之下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另外,当时国内世界冠军人数不多,明星光环让世界冠军退役时有着更多的选择,出国留学、打球、从政、下海是当时的热门选择。
最近两天记者采访了多名南通籍退役世界冠军,问到为何选择从教时,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体育是自己最熟悉的行业,也热爱这份事业。
如今,中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已从二三十年前的世界二流行列跃升到世界一流,每年有百余名运动员在国际顶尖赛场摘取金牌,世界冠军不再是“稀罕物”,他们身上的光环也不及前辈那么耀眼。走过那个特殊的年代,如今的体育明星面临退役时发现,“练而优则教”是永恒的定律。于是,越来越多的世界冠军退役后选择在训练一线,世界冠军因昆成为新一代南通籍教练群体的主流。
优秀国手退役后纷纷选择教练员岗位,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陆建强认为是一个好现象。他说,术业有专攻,优秀国手对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有着自己的精准理解,他们成为教练员后更容易得到队员的认可。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心理、智慧、体能、技术的全方面比拼,仅靠刻苦很难赶超他人,综合实力正是优秀国手的所长,因此退役国手尤其是世界冠军成为教练员队伍的主流,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于南通而言,越来越多的优秀国手选择执教,有利于提升南通体育的知名度,他们的成功经历会让家乡更多的青少年和家长认识到,竞技体育行业不完全是青春饭,只要你足够努力,同样可以快乐地干一辈子。记者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