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怎么了?他们面临的困境不只在赛场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09 15:03

“这是一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用这样一句话为里约奥运画上句点。

对于中国体育来说,这届奥运会或许也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节点。

当国人看淡胜负,理性认识金牌,重新解读举国体制时,中国军团那些强势项目在奥运赛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优势项目虽然迎来突破却暴露管理问题……这些都值得人们反思。

特别是体操、游泳、羽毛球和举重这四个项目,中国在4年前的伦敦一共得到了19枚金牌,而今年在里约,这四大军团仅仅摘下8金。

在运动员们付出了巨大的汗水和努力的背后,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优势项目的统治力不再?

今年的中国体操队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中新网 图

竞技体操项目

2016年里约奥运会:0金0银2铜

2012年伦敦奥运会:4金3银1铜

选材理念落后?现行规则没吃透?缺少话语权?

两块铜牌,中国体操队在里约交出了一份“缺金少银”的成绩单,创造了32年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差战绩。

作为六大所谓的金牌军团之一,中国体操正经历着断崖式的溃败,而承载着辉煌记忆的“黄玉斌时代”,将在奥运后正式谢幕。

本届奥运会前,几家世界知名赛事数据公司都对中国体操队给出“无金”预测,正在备战的中国体操甚至表示要用金牌来回击。然而,事实胜于雄辩。

当然,不少网友为中国体操队抱不平,喊出这样的段子,“本届奥运会最令我感动的,不是那些未得奖牌仍在拼搏的运动员,而是那些双目失明,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的裁判们。”

但冷静思考后会发现,中国体操在里约的尴尬,并不仅仅是裁判的压分。

首先在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方面,中国体操队原有的“小个子体操”时代,已经不再是国际体操的主旋律了。

以美国“黑珍珠”拜尔斯为标志的欧美体操运动员,正向着更难更新更美的趋势发展。以跳马为例,如今的评分强调高度和远度,中国传统的“小个子”就会在这两点上出现先天劣势。

尤浩双杠失误,中国体操在本届比赛中摔了大跤。中新网 图

除此之外,中国选手在体操赛场上的动作编排,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体操对于当今的体操规则和评分取向没有研究透彻。

比如近年来对女子体操的打分风向转为力量和美感,中国选手擅长的转体动作以及双腿是否并拢、脚尖是否绷直等细节已非“主流”。中国选手在双杠项目的“招牌动作”挂臂也成为扣分点。

当然,作为打分项目,“影响力”一直很重要。

“兵败里约,主因就是失误、单项没有统治力、队员的心理承受力也不够强大。”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而外因是包括很多个因素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在黄玉斌总教练看来,中国运动员在里约经历如此“打压”,最重要的就是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

“欧美的裁判势力非常大,一到大赛的时候他们就互相交流,我们亚洲的很少能形成一个联盟的趋势,亚洲自己还内斗。”

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半决赛,李雪芮在第二局回球时膝盖受伤。中新网 图

羽毛球

2016年里约奥运会:2金0银1铜

2012年伦敦奥运会:5金2银1铜

管理有问题?队员青黄不接?

“四朝元老”傅海峰在赢下男双金牌后的泪水让人动容,谌龙在战胜李宗伟后跳上领奖台的霸气令人兴奋……但这些夺金瞬间依然无法掩盖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赛场上的退步。

女双20年首次丢金,女单止步半决赛,国羽总教练李永波也在赛后承认,“这次奥运是近几届以来,各队水平最平均的一次,中国队面对的挑战很多。别的地区和国家都在进步,我们的打法落伍了。”

女双三四名争夺战中,于洋冲教练员田秉毅“大呼小叫”,并将毛巾重重摔在地上;

而在互联网上,混双组合张楠、赵芸蕾的感情纠葛传闻甚嚣尘上……

目睹了女双场内纠纷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在赛后一针见血地说道,“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团结出了问题,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分歧,根本一点还是管理(出了)问题。”

而在国羽运动员们在里约赛场上拼搏之时,国内的社交网络上关于李永波的各种流言蜚语也不胫而走,一时间,“李永波下课”的呼声被无限放大。

可中国羽毛球队的衰弱真的要让李永波一个人来“背锅”吗?

李永波赛后接受采访时谈到谌龙激动落泪。视频截图

还是以曾经强大的中国女羽为例。

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女双实现了奥运5连冠。然而,由于王晓理因伤退役,曾经她和于洋这对经验丰富的组合不得不拆对换人。与唐渊渟配对后,她们也始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找不到默契。

女单成绩的下滑,也同样是球员青黄不接的尴尬。去年世锦赛上,国羽女单无一人跻身四强,创造了32年来的最差战绩,这个赛季,女单中仅仅只有李雪芮和王仪涵拿下过冠军。

面对女羽力量男子化的发生,教练组并非看不到。但教练组的更迭并没有办法扭转颓势,教练陈金就说:“技术打法都成型了,只能是在奥运前加练力量。”

目前,青黄不接的局面甚至出现在国羽每个项目上。

最年轻的女单主力李雪芮已经25岁,而且这个奥运周期一直受困于伤病。28岁的王仪涵与未获女单资格的王适娴(26岁)也缺少技战术上的优势。

而李永波此前则罕见的在公开场合批评年轻队员:“有的95后球员因为不满教练的训练计划,居然抵制训练”。而前奥运冠军蔡赟则说:“拼命的不该只有老将”。

新的奥运周期就将开始,从管理到教练,再到球员选拔,每一个环节都亟待改善。

表情略显失落的宁泽涛。中新网 图

游泳

2016年里约奥运会:1金2银3铜

2012年伦敦奥运会:5金2银3铜

集团突破?“家长式”管理?

游泳并不是中国的传统强项,但是这些年来,中国在泳池中的突破,是中国游泳运动员努力的回报。

除了孙杨,中国游泳队在里约不乏亮点。徐嘉余在男子100米仰泳中夺得银牌,这是中国游泳队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汪顺的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铜牌,同样也填补了该项目的空白。

不仅如此,傅园慧“洪荒之力”,张雨霏的“哪吒闹海”,代表了新一代运动员的乐观和积极向上。

有欣喜也有遗憾。陈欣怡就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确认兴奋剂违规,并给予其取消里约奥运会资格的处罚。

“这也充分说明中国游泳反兴奋剂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也暴露出我们在反兴奋剂管理上存在疏漏。”中国游泳协会在声明中这样写道。

“我们必须以此为鉴,警钟长鸣,进一步加强反兴奋剂教育、管理、监督和查处等各项工作,筑牢反兴奋剂防线,预防和坚决打击任何兴奋剂违规事件的发生。”

傅园慧被消费成了“网红”。视频截图

然而,中国游泳队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又岂止是在兴奋剂上。

在出征里约前,“国民老公”宁泽涛就因为广告代言的问题和中国游泳队“互撕”了近几个月,差点无缘里约奥运。

虽然最终他站上了赛场,但是不尽如人意的成绩,也多少体现了过度商业化对宁泽涛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影响。

比赛成绩滑坡,宁泽涛成了众矢之的,但中国游泳中心也有需要反思之处。

在新的产业背景下,游泳中心管理体制如何面对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的自我诉求才是应该被探讨的话题,而不是采用“家长式”的条款和作风进行处理。

举重名将吕小军在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77公斤级获得银牌。中新网 图

举重

2016年里约奥运会:5金2银0铜

2012年伦敦奥运会:5金1银0铜

临场战术需提高?地方利益要解决?

从伦敦的5金2银,到里约的5金2银,从账面上看,中国举重队完成了任务。

不过,从过程来看,中国举重队在整体形势和某些级别上的“离奇”发挥,暴露出了中国队在准备工作,临场心态调整,以及战术安排上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虽然田涛在男子举重85公斤级获得银牌,395公斤的总成绩也颇为不错,但中国男队总教练于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仍然认为不甚理想,因为成功率太低,直接导致了整体战术的被动。

“我们原本的计划是在第三把就是看对手怎么举,我们再决定怎么降,但没想到强项上来就砸了,一失败,整个战术就变主动为被动了。”

而黎雅君在53公斤级别三次挺举全部失败,也反映出了教练组在战术安排上的问题。

中国男子举重队领队庞高兴认为,黎雅君抓举好于挺举,但是在比赛的临场战术安排时,没有通过抓举体现出优势,最终造成在挺举上功亏一篑。

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决赛,黎雅君三次挺举失败错失金牌。中新网 图

当然,除了教练的临场战术有待提高,在出征前的安排也再度暴露了地方博弈的问题。

在距离里约奥运开幕只有4天时,中国女子举重48公斤级湖南籍选手侯志慧被调整出参赛名单,替换她的是女子75公斤级安徽籍选手孟苏平。

放弃优势级别48公斤级是中国举重队雅典奥运会之后的第一次,尽管官方给出的答复是,“侯志慧有伤在身,状态影响比较大”。然而,在换人保金的背后,中国队此举还是引来各种猜测,甚至带来“阴谋论”。

在奥运选手的选拔上,以往存在着平衡各省利益的说法。而奥运金牌和奥运会打破纪录可“折算”成全运会金牌,此举是为了鼓励各省市自治区为国家队选送优秀金牌选手,但无形中却让各地在奥运名单的选拔中陷入一场看不见的角力。

举重的临阵换人可以理解为确保金牌,孟苏平也的确不负众望。但在这块金牌下,“成绩有时候并不是入选国家队唯一标准”的传闻,是否需要举重队用未来的表现击碎?

金牌,在现实世界里很重要。但不要让金牌,成为了博弈的工具。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