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梅西是足球界的莫扎特,决赛看糖心vlog好德国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12 18:26

[巴西时间7月11日,糖心vlog两位球迷音乐家多明戈和郎朗在里约热内卢举办音乐会。郎朗把梅西比作足球界的莫扎特,又说范佩西的进球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华彩乐章。至于决赛,他看好德国队。]

图为郎朗和多明戈、安娜•玛丽亚•马丁内斯在里约热内卢演出

本届巴西世界杯上,虽然不见中国队身影,但各种中国元素着实“猛刷存在感”。眼下,世界杯上又多了一抹“中国红”。巴西时间7月11日,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邀请中国钢琴家郎朗在里约热内卢举办音乐会。这是郎朗继2006年德国世界杯后第二次在世界杯的舞台上与多明戈合作。音乐会在里约热内卢的HSBC竞技场举行,指挥家尤金•科恩指挥巴西交响乐团,加上波多尼各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玛丽亚•马丁内斯,算得上是阵容强劲。巴西总统罗塞夫受邀现场观看了演出。本次音乐会全世界有将近45个国家和地区现场直播,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也对其进行了录播。

音乐会后,郎朗接受澎湃新闻()专访,这位钢琴家聊起足球,甚至比谈音乐更加兴奋,他把梅西比作足球界的莫扎特,又说范佩西的进球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的华彩乐章;说德国队处处是隐形杀手,也分享了巴西球迷情绪从沸点到冰点的亲身感受。

多明戈曾当门将折断手指

郎朗看球是童年难得乐趣

音乐会上郎朗前后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收录在世界杯官方专辑中的《Tico Tico》、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电影《超人》主题曲、巴西热舞主题曲、中国的春节序曲以及世界杯相关曲目总计7首。对于从来不缺乏表现力的郎朗来说,在体育场演奏更加肆无忌惮放得开,观众的热情也毫无保留地被煽动起来。此次音乐会上演绎的《Tico Tico》比起之前官方专辑中与芭贝尔•吉尔伯托的演绎版本相比是更加适合现场演奏的更交响化的钢琴版本,“录专辑也许电声的效果更好,但我个人更喜欢这个版本,以后应该演奏都会用这个版,当然肯定有很多即兴,因为桑巴的节奏不可能一板一眼。”而加演中国序曲也是郎朗的“主动请缨”,“我希望在任何一个场合推行古典音乐和中国作品。这次音乐会上已经有许多南非风格的音乐,但我想无论举办地在哪里,世界杯是全世界的世界杯。”

最让郎朗得意的曲目编排是是把威廉姆斯的《超人》协奏曲和“桑巴热舞”做了串烧,这个灵感来自于2006年与多明戈在德国世界杯上将《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和《We Are the Champions》组合在一起取得的热烈反响。“这次玩得更HIGH,串在一起感觉像是超人跳桑巴,既有体育精神,又有南美特有的动感。”观众的反应热烈,近10首返场曲目生生多了一个“下半场”。

郎朗和多明戈两位都是超级铁杆球迷,糖心从1970年开始,除1978年外的每次世界杯,多明戈都会到现场看比赛,对于世界杯的执着更是让他在他的歌唱生涯中总爱“掐着点”开上一场主题音乐会。多明戈年轻时曾是一名守门员,甚至为足球折断了一根手指,墨西哥《全球报》曾报道多明戈露出他那根有凹陷的手指,并说“这是我足球岁月的纪念品。”

郎朗曾经多次提到足球对他音乐的创作起到的重要影响。郎朗小时候觉得练琴又苦又无聊,还有一个辞去工作一门心思扑在逼儿子练琴,甚至夸张到“不练琴就去死”的“虎父”朗爸时刻紧盯,好在朗爸自己也是个铁杆球迷,对于郎朗随他一起看球倒是从不干涉,于是郎朗从小开始看球。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转播的德甲、意甲,不管多冷门的球队比赛他都爱看,一来这是可以不练琴的难得消遣,二来郎朗逐渐发现看球的确给他带来灵感。“足球是一项现场运动,双方你来我往的现场博弈,每一次都是新的征程,没有重复。每个球员根据对手的反应而制定策略,做出反应,这很像后来我跟不同的乐队和指挥合作,虽然乐曲可能相同,但我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去和对方碰撞,并且非常热衷于用这样的方式寻找灵感。”郎朗对澎湃新闻说。

郎朗和多明戈排练的时候也聊足球,“世界杯期间我们相处比较和平,如果是俱乐部比赛我们就‘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是皇马的粉丝,我是巴塞罗那的死忠。到了世界杯上,我们本来都支持西班牙,多明戈本身是西班牙人,我是欣赏西班牙踢球的艺术气息,能把比赛踢的像音乐会一样,特别有观赏性。”不过,两人支持的西班牙队本届世界杯早早出局。

郎朗和多明戈两位铁杆球迷都获赠了总决赛的现场球票,届时将现场并肩看球切磋见解。“目前我觉得德国会获胜,但是我个人是梅西的忠实粉丝。所以我希望即便阿根廷无法战胜德国,梅西也能有精彩绝伦的表现。”

铁杆球迷郎朗看巴西世界杯

在音乐会前几日,郎朗曾透露他计划根据进决赛的球队即兴发挥。不过最后这一计划取消了。一方面是因为音乐会的时间已经拉得够长,另一方面是为了“不刺激巴西球迷”。以下是身在巴西准备音乐会的“澎湃特约记者”郎朗关于巴西对阵德国输球夜晚的“回顾报道”:

“那天晚上我们在里约热内卢排练,到了比赛时间,就找了个烧烤店边吃烧烤变看球。当时整个巴西街头,店里吃东西的人群,都是沸腾的,你能感觉到每一个人都写在脸上的那种期待……但是这一切在那7分钟四个进球的噩梦之后,你真的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都变冷了,这个热情的民族整个冷却了下来。结果那天晚上还下了雨,对应那个气氛,简直是电影桥段。冷却了好几天,巴西整个国家都感觉蒙受着一层耻辱。”

身为球迷的郎朗第二天还兴冲冲地买了几份巴西当地的报纸做了剪报留作纪念,顺带担忧了一下巴西的观众在这样的情绪下是不是会没心情听音乐会。好在音乐会是热烈的,不过音乐会结束之后,巴西0:3败给荷兰的结局让这个民族的热情彻底降至了冰点。无论如何,巴西的比赛是本届世界杯郎朗全程观战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止因为比分和场上的表现,是那场比赛期间整个城市的氛围,完全感觉得到巴西是顶着多大的压力,主力缺席,又在自家门口举办,全国人民的期待前所未有的高,全部压在球队身上,压得球队完全走样了。”

这次世界杯让郎朗印象深刻的画面是荷兰与西班牙的对战。“虽然我最喜欢的西班牙输得很惨,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范佩西飞翔式的头球简直是本届世界杯最完美的进球,那样大鹏展翅般舒展的姿态。”身为钢琴家的郎朗有一颗能够将万事万物连接音乐的“脑洞”,他曾因为“纯净又充满不可捉摸变化的感觉”将梅西比作足球界的莫扎特,“今年我和哈农库特录制莫扎特的专辑,大师对我讲解莫扎特的音乐时,我脑海里浮现出梅西带球的画面。”而郎朗回想起范佩西完美的头球时,当时心里想起的音乐正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开头钢琴大华彩的部分。“那种飞翔与跳动的感觉,真的很搭调。”

弹钢琴时,郎朗是绝对感性的“巅峰状态”,丰富夸张的表情有时候比音乐的表现力更加直观而抢眼。作为一个球迷,郎朗也承认自己在进球的时候会顾不上形象地比谁都激动。“我有点受不了‘光有过程没有结果’的那种比赛,比如这次荷兰对阿根廷,什么战术都用上了,没有结果,就是感觉节奏太慢不过瘾。我喜欢享受进球的刺激。”但他又说自己是个“分析派”,从比赛开始就会对着名单开始研究,具体双方对阵的时候也会在一边思索战术、打法的个中利弊,推测局势走向。

以下是“澎湃特约评论员”郎朗对本次世界杯总决赛的“看点前瞻”:

“德国、阿根廷都是全攻全守型的球队,在打法上都是非常猛、推进非常快的这种类型,较量起来会很有看头。”

“我觉得这次德国非常明确,在出战名单上会和上一场对阵巴西是一样的阵容,顶多换掉一到两个人。”

“德国队的强大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看起来锋线上没有特别突出的战斗力,但前后至少有六个球员是相当有威胁的射手,这在一个足球队里也是很罕见的比例。11个人的队伍里有6个杀手,这是非常可怕的。”

“而且德国队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守门员,他不仅守得住球门,出色的奔跑能力还能够让他胜任中后卫的角色。”

“与德国强大的组织能力不同,阿根廷拥有更多的球星,但是组合成团队之后的整体性不如德国。而阿根廷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在于球员伤病过多,这场球结束,估计阿根廷好几个球员得休假好一阵子。我们希望看到阿根廷强大的毅力,梅西精彩的表演,但还是希望他们不要拼太猛,否则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