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0年来最好看的二十部台湾电影!
2025-02-27 16:04
发布于:北京市
近十年的台湾影坛呈现出惊人的创作活力,佳作频出,台湾电影人用独特的叙事美学建构起当代社会的精神图景。
本文将聚焦二十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2015-2024)!
一、《一路顺风》(2016)
导演:钟孟宏
主演:许冠文、纳豆、戴立忍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等
钟孟宏以冷峻的镜头语言与黑色幽默著称,《一路顺风》通过一桩毒品运输案,串联起计程车司机老许(许冠文饰)与混混小弟(纳豆饰)的荒诞旅程。
影片以台湾城乡景观为背景,探讨现代社会的孤独与生存困境。
影评焦点:钟孟宏用公路片外壳包裹社会批判,许冠文饰演的底层司机与黑帮、警察的互动充满荒诞感。
片中反复出现的“吃包子”场景,隐喻人性对温饱的原始渴望,而结尾的开放式结局则暗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二、《瀑布》(2021)
导演:钟孟宏
主演:贾静雯、王净、李李仁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贾静雯)、最佳原创剧本
作为钟孟宏“病理三部曲”终章,《瀑布》聚焦疫情封锁期间一对母女的崩溃与重生。
贾静雯饰演的职场女强人在精神分裂症侵袭下逐渐失控,而女儿(王净饰)被迫成为家庭支柱。
蓝色防水布包裹的大楼象征被压抑的集体焦虑,水流声贯穿全片暗示精神危机的不可控。
影片以微观家庭折射宏观社会,探讨后疫情时代的人际疏离与心理重建。
三、《我的少女时代》(2015)
导演:陈玉珊
主演:宋芸桦、王大陆、李玉玺
票房成绩:台湾年度票房冠军,全球超4亿新台币
这部现象级青春片以90年代校园为背景,通过“丑小鸭”林真心(宋芸桦饰)与混混徐太宇(王大陆饰)的成长故事
精准复刻时代符号:刘德华海报、卡带录音机、麦当劳约会。
打破台湾文艺片窠臼,以商业类型片模式唤醒东亚集体怀旧情绪。
影片对“玛丽苏”叙事的解构(如女主最终未与初恋在一起)展现对青春真实的尊重。
四、《孤味》(2020)
导演:许承杰
主演:陈淑芳、谢盈萱、徐若瑄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女主角(陈淑芳)
改编自导演家族真实经历,讲述台南虾卷摊老板娘林秀英(陈淑芳饰)在丈夫葬礼上与三位女儿和解的故事。
影片以葬礼为轴心,剥开三代女性的情感创伤。
通过“亡夫情人”蔡美林(丁宁饰)的闯入,打破传统家庭伦理片框架。
陈淑芳的表演层次分明,从强势摊贩到脆弱老妇的转变堪称教科书级演出。
五、《周处除三害》(2023)
导演:黄精甫
主演:阮经天、袁富华、陈以文
国际反响:入选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改编自真实社会案件,讲述通缉犯陈桂林(阮经天饰)效仿古代“周处除三害”自首的故事。
影片将黑帮类型片与存在主义哲学结合,屠宰场决战场景充满宗教仪式感。
黄精甫以霓虹色调与慢镜头暴力构建癫狂世界。阮经天颠覆形象演绎“疯批”杀手,其礼堂屠杀戏的圣歌配乐形成极致反差,探讨罪恶与救赎的辩证关系。
六、《同学麦娜丝》(2020)
导演:黄信尧
主演:施名帅、郑人硕、纳豆、刘冠廷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纳豆)、最佳美术设计
继《大佛普拉斯》后,黄信尧再次以黑色幽默解构底层男性困境。
影片聚焦四位高中同学——闭结(施名帅饰)、电风(郑人硕饰)、罐头(纳豆饰)与添仔(刘冠廷饰)
他们在中年危机中挣扎:闭结的棺材店生意萧条,罐头沉迷AV拍摄,添仔参选市议员沦为政治傀儡。
导演打破第四堵墙,以旁白直接嘲讽角色命运,形成“纪录片式虚构”。
片中反复出现的“泡沫红茶店”成为男性逃避现实的乌托邦,而“麦娜丝”(谐音“minus”)则隐喻人生不断减法的残酷真相。
纳豆饰演的猥琐摄影师,在荒诞中透出悲凉,拿下金马奖实至名归。
七、《谁先爱上他的》(2018)
导演:徐誉庭、许智彦
主演:邱泽、谢盈萱、陈如山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谢盈萱)、最佳原创歌曲
这部大胆触碰同妻议题的电影,以少年宋呈希(黄圣球饰)的视角,揭开亡父宋正远(陈如山饰)的双面人生
他死后将保险金留给同性恋人阿杰(邱泽饰),导致妻子刘三莲(谢盈萱饰)展开争夺。
采用漫画式分镜与打破第四堵墙的对话,消解沉重议题的压抑感。
谢盈萱将怨妇的歇斯底里与脆弱拿捏精准,而邱泽颠覆偶像形象,演绎从玩世不恭到深情守候的同志角色。
阳台上的那句“一万年就是,当有一个人说他想当正常人,然后离开了你,从那一天开始之后的每一天,就是一万年”,成为年度催泪台词。
八、《本日公休》(2023)
导演:傅天余
主演:陆小芬、傅孟柏、陈庭妮
文化意义:入选大阪亚洲电影节竞赛单元
改编自导演母亲的真实故事,聚焦台中一家老式理发店。
阿蕊(陆小芬饰)坚守“手动剃刀”技艺四十载,面对连锁美容店冲击、家庭纠纷与老客人生死,始终以“本日公休”的牌子守护一方温情。
影片以近乎侯孝贤式的长镜头,凝视剃刀划过皮肤的震颤、染发膏的化学气味、老主顾的闲谈碎语,建构充满在地生活肌理的影像档案。
陆小芬继《郊游》后再度证明演技功力,一场为弥留顾客理发的戏,沉默中尽显手艺人的尊严。
九、《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2022)
导演:程伟豪
主演:许光汉、林柏宏、王净
票房成就:台湾年度票房冠军,Netflix全球榜前十
直男警察吴明翰(许光汉饰)因捡到冥婚红包,被迫与同志鬼魂毛毛(林柏宏饰)“结为夫妻”。
影片杂糅灵异、刑侦、BL与家庭伦理元素,既有无厘头“人鬼同居”笑料,也有对恐同社会的犀利批判。
社会突破:程伟豪将商业类型片打造成平权宣言,尤其“鬼魂回忆杀”揭露同志在传统家庭中的压抑。
许光汉从《想见你》的深情男神转型为嘴炮刑警,林柏宏则用“傲娇鬼”形象打破同志刻板印象。
片尾的同志婚礼与直男“送嫁”形成绝妙互文。
十、《老狐狸》(2023)
导演:萧雅全
主演:刘冠廷、白润音、陈慕义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陈慕义)
1990年代股市狂潮中,少年廖界(白润音饰)与父亲(刘冠廷饰)蜗居在破旧公寓,偶遇房产大亨“老狐狸”(陈慕义饰)。
后者传授“剥削法则”:“当别人淋雨时,你要把伞抓得更紧。
导演以高反差打光与对称构图,凸显贫富世界的割裂。陈慕义饰演的资本家宛如台湾版《华尔街之狼》,其“成功学”演讲充满魔鬼般的蛊惑力。
刘冠廷则用收敛演技诠释底层父亲的挣扎,与《阳光普照》中的暴戾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阳台上的仙人掌与暴雨中的蜗牛,暗喻弱势群体在时代巨轮下的生存韧性。
十一、《无声》(2020)
导演:柯贞年
主演:刘子铨/陈妍霏/刘冠廷
最佳男配角 金玄彬
改编自台南启聪学校集体性侵案,柯贞年用犯罪类型片叩击体制之恶。
失聪少年的手语交流与暴力场景形成残酷反差,导演刻意保留环境音的设计,让观众在寂静中感受震耳欲聋的疼痛。
刘冠廷饰演的教师在天台抽烟的长镜头,烟雾中翻涌的无力感,揭露共犯结构的窒息性。
影片获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其结尾字幕「你也是共犯吗」的质问,将艺术表达升华为社会行动。
十二、《美国女孩》(2021)
导演:阮凤仪
主演:林嘉欣、庄凯勋、方郁婷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女主角提名(林嘉欣)、最佳新演员(方郁婷)
改编自导演亲身经历,2003年SARS疫情期间,罹癌母亲莉莉(林嘉欣饰)带着两个女儿从美国返台,面对文化冲突、经济压力与死亡阴影。
以儿童视角解构移民神话,妹妹芳安(方郁婷饰)在台美身份间的撕裂感,通过“麦当劳薯条”与“蚵仔煎”的对比精准传递。
林嘉欣褪去明星光环,演绎病痛中母亲的暴躁与脆弱,其与女儿在理发店的争吵戏,因一句“你为什么不回美国等死?”将亲情伤口赤裸呈现。
十三、《刺客聂隐娘》(2015)
导演:侯孝贤
主演:舒淇、张震、周韵、妻夫木聪
获奖情况: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侯孝贤耗时七年打造的武侠史诗,改编自唐传奇,讲述刺客聂隐娘(舒淇饰)受命刺杀青梅竹马田季安(张震饰),却在政治权谋与个人情感间徘徊。
全片采用自然光拍摄,以50个长镜头重构唐代空间感。风吹帷幔、鸟鸣山涧的声景设计,让武侠类型回归道家“天人合一”哲学。
舒淇的表演去戏剧化,仅凭眼神与身姿传递杀手的孤独,如一场屏风后的刺杀戏,她的影子随烛光摇曳,成为暴力与诗意的终极合体。
十四、《816 BIG》(2023)
导演:魏德圣
主演:郑又菲、曾沛慈、范逸臣、田中千绘
获奖:台北电影节最佳新演员、英国威尔士儿童影展最佳影片
聚焦“816”儿童癌症病房,六组家庭在生死边缘交织
白血病女孩源源(郑又菲饰)用街舞对抗病魔,骨癌少年大杉(郭大睿饰)在父母婚姻裂痕中寻找意义,厌世少女珈农用音乐重燃生命火花。
“BIG”既是病房编号,更是“Being Is Gift”(生命即礼物)——当纸飞机与新生猩猩共舞苍穹,病童不再是弱者,而是守护人间希望的“天选勇士”。
十五、《消失的情人节》(2020)
导演:陈玉勋
主演:李霈瑜、刘冠廷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
邮局职员杨晓淇(李霈瑜饰)发现情人节当天时间被偷走,追查中揭开公车司机阿泰(刘冠廷饰)的暗恋史诗。
导演将“时间暂停”奇幻设定注入台北街景:定格的车流、悬浮的飞鸟、无人广场上的独舞,让都市成为爱情魔法的容器。
以“快一拍”与“慢一拍”的男女主视角差异,解构现代性时间焦虑。
刘冠廷模仿卓别林的肢体喜剧,在废弃游乐场的告白戏中,将木讷转化为浪漫,证明“慢活”哲学在速食时代的治愈力。
十六、《目击者之追凶》(2017)
导演:程伟豪
主演:庄凯勋、许玮甯、柯佳嬿、李铭顺
获奖情况: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
社会线记者小齐(庄凯勋饰)因追查九年前自己亲历的车祸悬案,逐步揭开政商勾结、绑架撕票与同僚背叛的连环黑幕。
影片以“罗生门”式叙事展开,每层反转都剥开人性更深处的恶。
程伟豪将好莱坞悬疑片结构本土化,车祸现场重现戏采用环形调度,暗示真相的循环无解。
柯佳嬿饰演的植物人通过眼球震颤传递信息,堪称华语犯罪片最惊悚桥段。
结尾众人各怀鬼胎围坐餐桌,桌上“人肉寿司”的隐喻将道德虚无推向极致。
十七、《血观音》(2017)
导演:杨雅喆
主演:惠英红、吴可熙、文淇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惠英红)、最佳女配角(文淇)
棠府三代女人穿梭在政商勾结、土地炒卖与凶杀案中,棠夫人(惠英红饰)以古董商身份操盘权钱交易
其女棠宁(吴可熙饰)沦为性贿赂工具,孙女棠真(文淇饰)在扭曲教育下黑化成接班人。
杨雅喆用歌仔戏《冥婚》影射政治联姻,佛像与断手雕塑暗喻权力噬人本质。
文淇在火车强暴戏中从惊恐到麻木的表情变化,揭示权力继承者的异化过程。
那句“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无爱的未来”,成为全片点睛之笔。
十八、《相爱相亲》(2017)
导演:张艾嘉
主演:张艾嘉、田壮壮、郎月婷、吴彦姝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张艾嘉)
退休教师慧英(张艾嘉饰)欲将乡下父亲坟迁出与母亲合葬,却遭遇原配姥姥(吴彦姝饰)的激烈抵抗。
影片通过迁坟纠纷,牵扯出三代女性对爱情、婚姻的不同认知。
张艾嘉以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捕捉生活流中的戏剧张力。田壮壮驾车哼唱《花房姑娘》的片段,让中年婚姻的倦怠与温情自然流淌。
吴彦姝守着无字墓碑枯坐的镜头,道尽传统女性“以贞节换名分”的悲凉生存逻辑。
十九、《阳光普照》(2019)
导演:钟孟宏
主演:陈以文、柯淑勤、许光汉、刘冠廷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陈以文)
驾训班教练阿文(陈以文饰)坚信“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家训,却导致小儿子阿和(刘冠廷饰)入狱、优等生大儿子阿豪(许光汉饰)自杀。
影片以家庭崩解追问东亚教育体系的暴力性。
阿豪讲述的“司马光砸缸”暗黑版,解构阳光正能量话语的压迫性。
驾训班水泥地场景的极简构图,象征标准化社会对个体的规训。
许光汉跳楼前将房间收拾整洁的细节,将温柔与绝望的矛盾张力推向顶峰。
二十、《大佛普拉斯》(2017)
导演:黄信尧
主演:庄益增、陈竹升、戴立忍、纳豆
获奖情况: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肚财(陈竹升饰)与菜埔(庄益增饰)两个底层边缘人,通过偷窥佛像工厂老板(戴立忍饰)的行车记录仪,目睹政商淫乱、谋杀藏尸等黑幕。
全片以黑白影像呈现底层视角,仅行车记录仪画面为彩色,讽刺阶级差异。
导演旁白频繁打破第四堵墙,如“有钱人的世界果然是彩色的”等台词,将荒诞感转化为尖锐社会批判。
大佛腹腔藏尸的结局,让宗教神圣性与资本罪恶形成惊悚互文。
林生祥的配乐用唢呐与电子乐混搭,谱写出一曲底层悲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