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奖牌榜的重生与覆灭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04 23:11

1月26日,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了《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通报》中提到,“取消亚运会、奥运会贡献奖奖项的评选,对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

不公布奖牌榜被看作是体育总局下决心改革,除掉“金牌至上”顽疾的信号。《通报》中明确指出,“坚决纠正金牌至上的政绩观,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体育竞争氛围……从评价指标方面引导全国体育界树立正确的体育政绩观。”

可是,仅仅过了四天,1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官网上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重提公布成绩榜。新华网、人民网发文,“全运会奖牌榜没取消? 国家体育总局‘自相矛盾’”,凤凰网发表独家评论,“体育总局岂会自断命根”……

正当媒体大讨论,“通报是不是应付巡视组走过场?”“既得利益者怎么会改自己的革?”事情再次发生180度大转弯。2月6日,总局官网再发文,此事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刊登了尚未最终定稿的草案,总局重申,只公布成绩榜,不公布奖牌榜,并予以说明和致歉。

一块遮羞布,拿掉又盖上,盖上又拿掉。其实,奖牌榜公布与否只是表象,官方不公布,不等于私下不排名,真正需要彻底剥离的是基于奖牌榜背后的各种利益牵绊。地方政府对于地方体育局的考核,是不是以此为系数?体育总局对于地方体育局的要求,是不是以此为标准?只有上级不以此论功行赏,下级才不以此邀功请赏。

全运会有两项独有的特色,“人才交流”和“计分办法”。第八届开始的“人才交流”,初衷是改变省市长期项目不均衡,优秀人才积压没有比赛机会。但因为植入了所谓“知恩图报”的理念,一个地方花钱培养了你,你却要代表另一个地方参赛,总得有点补偿吧。“人才流动”在实际操作中演变成买卖市场,甚至形成明码实价。一块金牌几十万,一个全运积分一两千。有些省市还和运动员之间另外达成私下协议,房,车,退役之后的一官半职。起初还是发展不均衡项目的选手流动,逐渐过渡到各个项目的选手没有标准的烧钱竞赛。这才有了篮球运动员巴特尔连续三届全运会代表三个不同省市出赛的现象。而这背后,恰恰是争夺排名的扭曲政绩观在作祟。从第八届开始,连续四届全运会,东道主上海、广东、江苏和山东全部获得金牌榜榜首。

畸形人才流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蔓延到全运会之外,渗透进我们的排球职业联赛。排球各俱乐部除恒大外,基本都是省市体工队性质,联赛原本就算半职业,球员流动就难。如果到了全运会年,那转会基本就停滞了。因为各队都以全运会为主,谁又愿意放掉好队员,让他成为全运会赛场上可能的对手呢?

本赛季女排联赛开打前,艰难的球员转会居然出现两个成功的案例,天津队将米杨送到福建,陈馨彤送到北京。但收回的却不是转会费,也不是匹配相对应身价的球员,而是作为全运会利益回馈,在蹦床和击剑不同项目上交流给天津两位冲金选手。堤内损失堤外补。

球员自由流动是联赛职业化的标志之一,如今球员的交流不是市场作为杠杆,而是联赛之外的全运会利益在充当“一般等价物”,职业化改革从何谈起呢?

另外,全运会扭曲的利益链,触角还伸到奥运会。再说另一“特色”——“计分办法”。全运会有一整套完善的、可以平衡各方利益的计分办法。包括奥运会成绩也要计算其中。所以你会经常看到,全运会还没开始,某些代表团的奖牌榜上已经不是零,甚至还有“.5”的情况,都是乘上各种系数的结果。这导致某些项目,如果选手水平相当,奥运会让谁去不让谁去,就成了各地方体育局背后的博弈。

全运会赛事水平原本就参差不齐,如此计分,更是影响了全运会赛事的吸引力。这不像奥运会,争金夺银后,奖牌榜上直接有反馈,让你有酣畅的荣誉感。而全运会,你甚至给自己的省市代表团加油都无从下手,因为计分规则可能都无法短时间弄懂,算明白。赢不一定彻底赢,输也未必真输。原本应该是最简单的体育胜负,让人看不懂,也看不透。

一味追求排名,导致的全运会乱象更是习以为常。比如,修改年龄、服用禁药、裁判偏袒、消极比赛,等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全运赛场落马是常事,其中固然有发挥失常的因素,但也有利益交换的故意赢与输。

2013年辽宁全运会,蒋文文、蒋婷婷对裁判打分提出质疑,随后宣布退役,并留下一句“这是运动生涯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北京女子橄榄球队消极罢赛,与山东比赛出现0比71的耻辱比分。相关责任人被处罚,领队、教练以及7名队员当年无缘国家队。

有时,小的工作失误,也要看到它的积极一面。体育总局再次重申不公布奖牌榜,也凸显总局治理乱象、树立正确体育政绩观的决心。以此为契机,斩断奖牌榜背后的利益链,不公布奖牌榜才不是掩耳盗铃。

此外,“治”的同时还要“立”,明确当下,地方体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显然,在要求“放权”的同时,体育产业发展这一系统工程也应成为地方体育管理部门的政绩评价指标。而且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群众体育是不是可以纳入政绩考核。利益放下了,考核多元了,赛场也就干净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