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情况介绍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22 21:14

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情况介绍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一致好评。

本届中运会是新世纪第一个由市级人民政府承办、首次在中原地区举办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也是历届中运会参加代表团和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次。本届运动会设有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等七个比赛项目,共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34个代表团、255个运动队、236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包括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各代表团成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及各省市观摩团人员等,总接待规模约5000人左右。

本届中运会运动成绩和水平明显高于往届。田径比赛共有49名运动员67次打破了18项“中运会田径记录”,有2人达到国际级运动健将标准,19人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396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游泳项目运动员成绩比较突出,共有31名运动员47次打破了20项“中运会游泳记录”,有70名运动员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408名运动员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参加本届中运会篮球、排球、足球比赛的队员,与往届相比,在身体条件、技战术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综观整个赛场,竞争激烈、精彩纷呈。

作为严明纪律、净化赛场、突出育人宗旨的重要举措,本届中运会对运动员的参赛资格进行认真审查,对一些不符合参赛资格的运动员和运动队进行了严肃处理,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我们要求学生运动员,不仅要运动成绩好,文化学习也应合格,要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赛期间,我们还要求在每天开赛前,运动员要整队入场,奏唱国歌,以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品质的教育。比赛过程中,各代表团的运动员能够自觉遵守比赛纪律,服从裁判,尊重师长,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学生的精神面貌。

本届运动会,从全国各地选调了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熟、敬业精神强的裁判员475名(其中国际级裁判员28名,国家级248名)。他们绝大多数是学校的体育教师。组委会明确要求裁判员在运动员面前首先是教师,教师就要为人师表,其言行理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受到学生的尊重。由于裁判员能够做到秉公执法、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在整个运动会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例对裁判员判罚的投诉,保证了竞赛的顺利进行。

在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这是第二次在中运会期间举办“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其目的是为全国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舞台,促进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体育教师科研水平和专业水平,进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报告会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大力支持。经各地教育部门认真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踊跃参与,大会共收到1950篇论文,经学术委员会的认真评定,评选出一等奖论文37篇,二等奖论文254篇,三等奖论文474篇。其中311篇论文的作者到郑州参加了中运会科报会。

本届运动会以组委会名义对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307所优秀学校和306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旨在总结和交流学校体育工作的经验和成绩,推动和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运动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还联合表彰了100所2005年国家级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为鼓励各代表团自觉遵守大会纪律,展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相互学习,中运会特别设立了体育道德风尚奖。经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共评出16个“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和55个“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420名“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51名“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员”。

本届中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弘,有25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表演,观众规模达到1万1千多人。开幕式内容融教育、体育、文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教育特色,充分显示了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息。闭幕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闭幕式上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由260名中学生演奏了《红旗颂》、《黄河》、《御风万里》等交响乐,2000余人观看了闭幕式演出。

本届中运会有近70家新闻单位、200余位记者到会采访。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卫视、郑州市教育电视台、郑州电视台现场直播了8月26日的开幕式盛况,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利用黄金时段对开幕式进行了录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河南分社、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大河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体育教学杂志等报刊均对本届中运会进行了相关报道。中运会组委会网站开通后,发稿5千余篇,平均每日点击数一万余人次。组委会宣传部还编印了《第九届中运会会刊》、接待、服务指南,及总秩序册、各单项分秩序册共12种文本。全国各地,特别是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对本届中运会的广泛关注,充分显示了这项体育盛事在我国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对办好本届运动会十分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专门为运动会发贺信,并专程参加中运会开幕式,这是对全国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和参加本届运动会全体人员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副部长赵沁平同志、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同志、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同志、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成玉同志、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其它领导同志亲临大会指导,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于中运会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赵沁平同志于今年3月份专程到郑州检查中运会筹备情况,考察中运会场馆建设。运动会进行过程中,沁平同志一直坐阵指挥,对运动会的各项工作进行直接领导。

本届中运会是郑州市在新世纪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为承办好本届中运会,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做好中运会筹备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召开了全市筹备组织工作动员会,提出了“设施一流、组织一流、服务一流”的办会标准;建立了“市政府统筹协调,教育部门为主,其他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筹备工作机制;成立了中运会筹备委员会,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任名誉主任,郑州市市长王文超任主任。按照精简、定职、定岗、定人的要求,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出台了整体筹备方案和专项工作方案,动员全市力量精心做好办赛的各项筹备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准时、优质。

为承办本届中运会,郑州市投资1.8亿元,在市区9个赛点中学新建了7座体育馆、7座体育场;共准备比赛器材157类、2985件。体育馆全部为综合馆,各项硬件设施均达到了一流标准,受到了各参赛运动队的好评。考虑到8月的郑州气候炎热,为保证让运动员休息好,赛出好成绩,对运动员宿舍全部进行了改造,为宿舍和体育馆安装了空调。这些高质量的体育场馆和学生公寓将在今后学校体育工作中和社区建设中发挥长久的效益。

本届中运会共调用各种车辆280部。为确保安全,配备了3075名警力、1688名保安以及学校校医人员、联络员、接送站服务人员和消防人员,有效地预防了各种隐患。各接待点卫生检疫人员严格把关,在饭店安排及饮食卫生监督方面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做了精心布置,未出现一起意外事故,实现了本届中运会在饮食、卫生、安全等方面优质服务的目标,得到各地代表团的普遍好评。

综上所述,本届中运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教育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办会宗旨,对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