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简称“海运会”)篮球比赛在北方工业大学体育馆举行。图为比赛现场双方激烈争抢。千龙网记者 姜雪峰 摄
千龙网北京7月22日讯(记者 姜雪峰)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简称“海运会”)篮球比赛7月18日至24日在北方工业大学体育馆举行。7月22日,记者来到这里现场观摩一场两岸大学生篮球队的比拼,比赛非常激烈,篮板、扣篮、盖帽等精彩瞬间频频上演。由于大陆和台湾的篮球氛围与技术都比较好,两岸大学生之间的篮球水平也相近,因此海峡两岸之间的篮球比赛也是这次海运会最受关注的比赛项目。
台湾亚东科技大学老师兼男子篮球队主教练邓碧云接受了千龙网记者采访,她认为两岸大学生之间的篮球比赛非常有看点,尤其是在同等级球队之间的比拼,胜负难料。她说:“第一天我们碰到北京大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对抗机会,他们球打的非常好,我们面对的是大陆大学生篮球顶级联赛的队伍,这让我们得到了很好的磨炼机会。第二天我们碰到北京联合大学,是和我们同等级的球队,所以我们打起来感觉还不错,取得了胜利,当然这次比赛重在交流,对方打的都很客气。”
台湾亚东科技大学男子篮球队队长陈国玮也向记者表示,他们来到这儿比赛有一个适应场地,慢慢调整,逐渐上手的过程。他对大陆球队的第一印象是队员的身高普遍比台湾队员高一点,如果有机会,他还希望再来大陆多切磋交流,积累比赛经验。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程梦涵也对记者说:“虽然台湾队员的身高不高,但是他们每个人都特别快,外线投篮等都很棒。一开始,我们想着对手身高不高,应该很好打,但是比赛后发现比想象中的要难。台湾队员跑的很快,体力很好。”
海峡两岸大学生之间的篮球比赛,不仅是球技上的较量,也是一次增进友谊的过程。记者注意到,每次比赛开始前,来自大陆和台湾的队员们都要在场上握手致意,互赠礼物。陈国玮向记者透露:“我们送给大陆队员的是台湾亚东科技大学的纪念笔和文具,大陆球队送给我们的是手机吊坠。”互赠小礼品也成为海运会篮球比赛的花絮,体现出两岸学生之间的友谊长存。
7月22日,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简称“海运会”)篮球比赛在北方工业大学体育馆举行。图为亚东科技大学队长陈国玮在赛场边拍照留念。千龙网记者 姜雪峰 摄
由于篮球比赛存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亚东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就受伤了,但令教练邓碧云十分感动的是,周到缜密的赛事保障,解决了他们一切后顾之忧。邓碧云说:“主办方对我们台湾同胞招待的很亲切,我们有一位选手受伤了,这里(北方工业大学)的老师和两名志愿者,全程陪着我们去医院,还帮我们叫车回去、准备晚餐,他们想的很周到,都为我们安排好了,让我们很感动。”
不仅是后勤保障,赛事安排上主办方也同样考虑的相当周到,邓碧云透露,这支亚东科技大学男子篮球队的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他们都非常兴奋、开心,想找机会在北京游玩。“没想到有人已经帮我们想好了”邓碧云对记者说:“运动会的主办方想的很周全,如果晚上比赛,他们早上就会安排我们去颐和园;如果早上比赛,他们下午就安排我们去前门看皮影戏等非遗展览。”邓碧云向记者表达了对这次海运会主办方的谢意。
据悉,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两岸综合性民间体育交流赛事。7月18日至24日,两岸近4000名运动员分别在北京9所高校和5个区县进行13个项目的比赛、展演和交流。台湾39所高校的965名大学生运动员和近8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专程来京参加比赛及交流活动。